
2024第四届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报名4月11日开启
主办方: 安世亚太
厂商: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始时间: 2024-04-11 00:00:00
结束时间: 2024-05-11 00:00:00
地址: 线下
活动详情
仿真世界 数智未来
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仿真秀平台联合发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技能发展工作组、中国发明协会指导的全国性仿真类赛事。大赛筹备于2020年中国工业软件元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3000+人次参与大赛及相关活动。大赛旨在促进工程仿真领域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交流和生态体系建设,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为工业软件的“第二个一百年”添砖加瓦。
一、赛事简介
-
团体赛: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企业组
-
个人赛:学生组、工程师组
二、赛事日程
-
2024.04.11-2024.05.15
报名通道开启
-
2024.04.11-2024.06.20
初赛作品提交
-
2024.04.11-2024.07.20
初赛作品交流
-
2024.07.01-2024.07.20
初赛作品评审
-
2024年8月上旬 全国总决赛(地点待定)
三、竞赛流程
四、竞赛形式
1、团体、个人赛
2、线上线下相结合

3、报名参赛
五、竞赛要求
1、参赛人员

2、组队及分组
-
参赛队伍由符合参赛人员要求的群体自行组成。
-
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各参赛队伍人员须为同一学校,不可以跨校组队。
-
企业组的各参赛队伍人员须来自同一企业,不可以跨企业组队;企业组的各校企联合参赛队伍可由联合参赛的院校和企业人员组队参赛。
-
每个参赛选手仅可加入1支参赛队伍,每个指导教师/教练最多可同时指导2支参赛队伍。每个参赛人员不能同时作为一组队伍的参赛选手和另一组队伍的指导教师/教练报名参赛。
-
参赛人员符合参赛要求即可报名参赛。
-
学生组参赛人员须学生个人成队。
-
企业组参赛人员须工程师个人成队。
-
参赛选手可以是团体赛队员或未加入任何团体赛的报名人员。
3、资格审查
-
参赛队伍需按要求填写提交大赛各类相关材料,各参赛单位自行负责本单位参赛队伍成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参赛队伍人员应始终与提交参赛的信息保持一致,并在各个比赛环节进行确认。
-
团体赛中,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可提供学生证、校园卡等进行资格证明;企业组可提供工牌照片、工号等进行资格证明。
-
个人赛中,学生组可提供学生证、校园卡等进行资格证明;企业组可提供工牌照片、工号等进行资格证明。
4、队伍变更
5、初赛作品要求
-
参赛队伍不可直接使用过往公开赛事中已参赛的方案或作品,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修改或重新设计后提交参赛。
-
参加“2024年北京市第二届虚拟仿真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队伍,且符合本赛事其它要求,可直接入围决赛。
-
竞赛作品需按大赛相关要求整理准备,使用指定PPT模板,且作品中不得包含参赛队伍的单位、人员及其它可能泄露参赛队伍信息的内容。
六、奖项设定
-
以参赛队伍决赛成绩为依据,设一等奖占比10%,分别颁发金牌及证书;二等奖占比20%,分别颁发银牌及证书;三等奖占比30%,分别颁发铜牌及证书;其他选手颁发优秀奖证书;
-
获得一等奖、二等奖队伍的指导教师/教练颁发优秀指导教师/教练证书;
-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单位颁发最佳组织奖证书及奖牌;获得二等奖的参赛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及奖牌;
-
设立竞赛支持奖、突出贡献奖若干名,颁发给各竞赛平台支持单位、竞赛承办单位,按类别颁发证书、奖牌。
-
设立优质互动奖,每个组的优质评论中抽取5位幸运用户,赠赛事纪念品。
-
以参赛选手线下决赛成绩为依据,按网格质量等技术要求评出:一等奖颁发证书,其中前30名颁发奖金;二等奖颁发证书;三等奖颁发证书;
-
个人赛奖金根据报名情况公布。
七、报名入口




八、历届赛事回顾



安世亚太将专注CAE自主仿真研发,推动以仿真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建设,打造基于正向设计的数字化研制体系,推动中国仿真技术的创新发展,让仿真变成生产力,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业数字化研发水平,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中国制造业共同转型升级。